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潮流

1958年沈醉到天安门观礼,望见毛主席身侧的女人顿觉恐慌

新中国成立初期,解放军从国民党这里俘虏了大量军政高官。即便他们曾给解放事业带来很大阻力,但党和政府还是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,曾经的特务头子沈醉便是其中之一。经过近十年的改造和教育,沈醉因为在战犯管理所中有积极悔悟的表现,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优待,更在1958年国庆节时,被邀请到天安门观礼。然而当他满怀激动的站在天安门,看着十年来共产党带给国家的巨大变化时,突然发现在毛主席身边站着一个女人,而一见到她,沈醉顿觉恐慌。这个女人是谁?沈醉与她之间又发生过什么呢?▶沈醉的特务生涯沈醉是在国民党特务机构军统的高级官员,而且在军统中的地位仅次于戴笠和毛人凤。在国民党阵营中,沈醉是少有的文武全才,而他的人生也颇有几分传奇之处。1914年,沈醉出生在湖南湘潭一个农村家庭,虽然是农民,不过家里省吃俭用也有一些余资来让他上学读书。1932年时,已经成为高中生的沈醉受到进步思想的感染,与同学们一起闹学潮后遭到校方开除,因无颜回家而投靠姐夫余乐醒。余乐醒本是中共早期党员,但随着“四·一二”反革命政变的爆发,阴差阳错与组织失去联系后无奈投入军统,并成为其早期的骨干之一。军统的前身是戴笠创办的复兴社特务科,余乐醒便是其特务训练机构的事迹主持者。沈醉也知道余乐醒所从事的事业,但沈醉年少热血,并不能分辨正确的主义和价值观,从而经余乐醒介绍加入军统。沈醉初加入复兴色特务科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热情,加上他聪明能干、思想单纯,以至于他与戴笠一见面就获得了戴笠的好感。事实上戴笠无非是看在沈醉年轻、单纯、可塑性强,再加上复兴社成立不久,他更需要有自己的心腹罢了。就这样在戴笠的亲自调教下,沈醉逐渐成为了戴笠的忠实门徒。沈醉在戴笠手下很快就掌握了特务的一切技能,并且很快就升职为情报组组长,而且他不仅自己本领过人,就连他训练出来的特务,都能莫名其妙的让目标人物消失,端的是恐怖异常。在上海时,沈醉奉戴笠之命监视过作家鲁迅和丁玲。根据沈醉晚年回忆,当年他差点就要拘捕鲁迅,但因为鲁迅名气大、社会影响力大才迟迟未能动手。抗战时期,沈醉依然和戴笠保持同一战线。说来也奇怪,戴笠在任何事情上都唯蒋介石马首是瞻,唯独对于抗战却一反常态的与蒋介石的“抗日反共”政策唱起了反调,坚决主张抗战到底。而作为戴笠忠实拥趸的沈醉,自然也在戴笠的指示下做了不少有助于抗战的好事。淞沪会战期间,沈醉先后带领特工人员深入江苏太仓、大场等地,当时这里已经是抗日的前线,但凭借过硬的身手,沈醉穿插往来于战场之间如入无人之境,每日都在生死线上徘徊,为国军调查战场、知识目标、鉴别战果。有一次在侦察战场的时候,沈醉和两个特工人员与一队日本兵遭遇,当时只有沈醉一人带枪,他勇敢担当起了掩护任务,拼死保护另外两人撤离后自己才找机会逃生,期间打死打伤数名日军,这也是沈醉在抗日战场上的唯一一次“战果”。当然,作为高级特务的沈醉也有直接受命于蒋介石的时候,也曾不可避免的受蒋介石“防共”路线的影响。比如1937年国共两党刚开始合作之际,周恩来多次在上海、南京等地与国民党展开谈判。而在上海周恩来入住新亚酒店时,沈醉就曾奉命对周恩来进行过监视和跟踪。后来建国后周恩来曾接待过沈醉,并提及了这件事。原来沈醉的这一套把戏在周恩来眼里根本就不值一提,他早就知道沈醉派的特务装扮成了服务员、行人、旅客等角色在监视他,而中共方面也早有人员掺杂其中。沈醉的人拼命监视,而中共的人就拼命保护。最后竟在特务们的眼皮子底下,让周恩来顺利完成了情报对接,甚至完成了与叶挺的会面,沈醉也算是间接见证了新四军的诞生。沈醉的特务生涯固然精彩,但却无不是在受人摆布,而到了他真正可以把握自己命运的时候,却突逢变故成为了解放军的阶下囚。▶通电起义痛改前非1946年戴笠坠机身亡后,军统落在了毛人凤的手中,而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,毛人凤大力排挤沈醉等一批戴笠培养起来的高级特务。沈醉因此被排挤到了昆明,担任军统云南站站长。解放战争后期,云南省主席卢汉决定通电起义,而作为云南特务部门的首脑,沈醉必然是绕不开的一个人。军统与政府是互不隶属的关系,故而卢汉指挥不动沈醉和军统人员,但当时卢汉已经扣押了西南绥晋公署主任张群,而张群代表的则是蒋介石,于是卢汉便以张群的名义请沈醉“共商大计”。而到了会场后,卢汉直截了当的表示:“沈老弟,我们要认清形势,向湖南程潜程颂公学习,走正大光明之路,投向人民,就地起义!”随即便拿出一份起义通电让沈醉签字。多年的特务生涯和国民党内的勾心斗角,早已让沈醉感到厌烦,也认定了蒋家王朝倾覆的必然,于是果决地在起义通电上签了字。不仅如此,他还以军统云南站的名义,让云南境内所有的军统特务放弃抵抗,就地等待解放军并主动交代身份和罪行。而且根据沈醉提交的情报,卢汉也一举抓获了即将逃离昆明的大特务周养浩和徐远举。由于沈醉在革命年代不可避免的参加了迫害共产党的行动,再加上那份起义通电不幸遗失,沈醉最后还是被当做特务头子而关押起来。在审讯过程中,沈醉痛改前非,承认了自己在军统时曾负责暗杀任务,经他逮捕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多达500余人。同时沈醉也有诸多立功表现。比如主动检举了他所知道的身在云南和贵州等地的特务名单,昆明军管委员会根据他提供的情报,接连抓获了军统贵州站和云南站汪剑英、王汉文等大小特务40余人,及时阻止了国民党特务在云贵地区的破坏行动。对于另外两位落网的大特务徐远举和周养浩的审讯,沈醉凭借多年与他们共事的了解,也向解放军提供了很大的帮助,使审讯人员掌握了两人的思想状况,从而加强了政治攻心,从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。沈醉自解放后接连在重庆战犯管理所、秦城监狱、北京功德林等地接受劳动和思想改造,由于其积极配合改造、多有悔过和立功表现,被监狱多次通报表扬,并且在1958年国庆大典前,还受中央邀请前往天安门观礼。然而这一次,沈醉却在毛主席的身边,看到了他绝不想见到的一个女人,甚至一见到她就顿觉恐慌,这个女人便是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宋庆龄。▶与宋庆龄的恩怨纠葛蒋介石发动“四一二”反革命政变后,白色恐怖迅速弥漫全国,军统等特务机构也是从那时起开始逐渐发展壮大。当时蒋介石除了大肆镇压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之外,对国民党内部左派也采取了残酷的清洗,他们普遍同情共产党,坚持孙中山先生的“联俄,联共,扶助农工”三大政策,且多有元老参与其中,让蒋介石非常头疼,而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。对于宋庆龄,蒋介石可以说既恨又怕。宋庆龄的特殊身份和在民众中的崇高威望,让蒋介石不得不心有顾忌,但宋庆龄又一再支持共产党,这是最让蒋介石难以忍受的。几经思考之后,蒋介石便授意戴笠,将宋庆龄秘密刺杀。戴笠作为军统头子,自然是不可能亲自执行暗杀任务的,但此事绝密,必须要找个靠得住的人才行,于是他的心腹沈醉便当仁不让了。最开始沈醉派出大量特务,每天就在宋庆龄住宅附近监视,还多次给宋庆龄写恐吓信、打恐吓电话,甚至寄过去几颗子弹,想以此吓住宋庆龄,让她停止自己资助、支持共产党的行为。可宋庆龄何许人也,对这些自然是不屑一顾。沈醉看不能吓倒宋庆龄,于是就决定采取更进一步的计划:设法派人打入宋宅进行刺杀。通过对宋庆龄的监视,沈醉将目标放在了宋庆龄家中一个女佣身上。他派出一个女特务,故意与这名女佣往来,套取宋宅内部的事情。不过这件事很快被宋庆龄发觉,沈醉的也就破产了。不过沈醉并没有死心,他打算继续从这个女佣入手,不过这次他派出的是一个男特务,打算用“美男计”迷惑这名女佣。这次沈醉长了心眼,不再通过女佣探听宋庆龄家中的事情,只一心与女佣谈恋爱,甚至打算让那个男特务娶了这名女佣。不过即便这样,女佣的工作状态转变还是引起了宋庆龄的注意,女佣很快与特务断绝了所有来往。沈醉自认为一切都做的天衣无缝,对于特务那里露出了马脚也是大为困惑,这一谜题直到解放后沈醉都没能想明白。刺杀宋庆龄的计划一再失败,让戴笠非常不满,同时对沈醉造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。最后沈醉向戴笠提出制造车祸,让宋庆龄永远躺在医院里。戴笠一听觉得此计甚妙,随即便安排沈醉负责实施。后来沈醉进行了周密的安排。不过就在一切准备妥当之际,戴笠却突然告知他所有针对宋庆龄的活动全部取消。沈醉对此大为不解,戴笠只好悄悄告诉了他背后的实情。原来该计划不知何故被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得知,即便政治理念不同,但宋庆龄毕竟是宋美龄的二姐,于是宋美龄找到蒋介石身边痛斥其作为。最终在宋美龄的坚持下,蒋介石决定不再对宋庆龄采取措施,而戴笠也同时受到了孔祥熙等人的压力,他们可是军统经费的主要来源,故而沈醉也就不用再执行任务。到了建国后,宋庆龄先后担任新中国的国家副主席,地位很高,而沈醉则已经成为一名阶下囚,他看到宋庆龄后一度十分惶恐,担心宋庆龄翻出当年的旧事来,这样自己必定难逃一死。不过事实证明,沈醉还是想多了,宋庆龄不仅没有追究他的责任,甚至都没有注意到他。而沈醉也得以拥有了一个幡然悔悟的晚年。▶幡然悔悟的晚年人生1960年11月,由于沈醉在改造期间表现优秀,组织上确认其已经洗心革面并愿意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,沈醉被最高人民检察院宣布特赦,从此便重获自由。周总理在中南海接待了沈醉等一批特赦人员,并希望沈醉把在军统的种种内幕如实写出来,让后人知道革命的艰难和反革命的残暴,这样才更能教育大家,让大家知道革命胜利来之不易。沈醉将周总理的话牢记在心,于后半生倾注大量心血在回忆录上,相继出版了《我所知道的戴笠》、《爱国将领卢汉》、《我这三十年》等著作,又因其内容详实而广受好评。1980年,遗失了近三十年的起义文件终于被找到,这些档案被送到了北京,经过中央有关部门的裁定,沈醉的改为起义将领,他也因此受到了副部级待遇。不过即便这样,沈醉对当年暗杀宋庆龄的事情依然没有放下。1982年,宋庆龄去世一周年之际,沈醉根据回忆写出了《国民党反动派是怎样企图危害宋庆龄名誉主席的》一文。在文章中,沈醉写出了戴笠是如何让他刺杀宋庆龄的,并借此表示忏悔。1996年,沈醉因病在北京去世,享年82岁。沈醉的一生是曲折而传奇的,他在国民党时犯下过无数的错误,站在了人民的对立面。但共产党以博大的胸怀给予其包容,并改造其思想,使他重新回到了人民中间。晚年的沈醉还有一个很大心愿,那就是希望看到两岸重新统一,这更是炎黄子孙都在盼望的大团圆。他常对前来探望他的台湾亲友说:“国家分裂于我们这一代,也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统一。”

声明:个人原创,仅供参考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分享到: